为了实现高校翻译专业教育创新,实施创新型翻译人才培养战略,5月17日,“2014年全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课程建设高层论坛”在曲阜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此次高层论坛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路基文化传媒公司联合举办,旨在实现各高校翻译教学的互联互动、交流合作,促进翻译教学的共同发展与翻译教学课程的内容创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坚林、郑新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法连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范敏副教授以及北京工商大学杨怀恩教授分别围绕语言教学观的解释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法律文化翻译、文体翻译策略、文化与翻译等专题做了主旨发言并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讨论。来自山东、云南、安徽等省市的数十名高校英语翻译教师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参加了这次高层论坛。
开幕式由翻译学院李金雷书记主持。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淑敏,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李冬,山东路基传媒公司总经理沈正路分别致辞。康校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曲阜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教学规模与师资队伍等作了简要介绍,提出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的教学战略,对高等院校翻译专业课程与学科建设作了美好展望。李社长简要介绍了出版社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应为文化传播搭建桥梁;沈经理简要阐述了公司的服务理念,表示做好文化传播之路的“基石”,且对三方的合作抱有信心。
上午的主旨发言由翻译学院院长卢卫中教授主持。首先,陈坚林教授作了题为《外语教学:俺用啥来支撑妳》的报告。陈教授用风趣的语言,从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与教育语言学角度阐释了语言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指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语言与思维培养相结合的教学、个性化学习与学习者认知模式、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外语教育政策与课程、多媒体、多模态、多环境的集成式课程以及外语教学中虚拟现实与虚拟环境等内容。之后,张法连教授做了题为《漫谈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的报告。张教授首先解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法律翻译离不开法律文化,因为法律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此,张教授分析了不同文化国家法律用语的差别,并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阐释了某些法律术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译情况。张教授指出,充分了解英语法律文化是做好法律翻译的必备条件。
下午第一场主旨发言由山东大学孙昌坤副教授主持。首先,郑新民教授作了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的专题报告。郑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专业发展体会以及他在外语界的经历,对教师认知给出了定义,提出了系统的教师认知建构框架以及对待教学与科研的正确态度。郑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主要在于持续性、自主性与多样性,提出了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并以杨小石教授为例,探讨了专家型教师教学认知的相关问题。之后,范敏副教授作了题为《语篇类型与翻译策略》的专题报告。范教授主要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语篇类型与翻译原则、语篇特点与翻译策略等层面进行探讨,指出语篇类型与翻译策略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且根据中外学者的语篇翻译研究现状以及语场、语旨和语式的不同,将语篇细分为不同的文本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对文学翻译、应用翻译与影视翻译的文本类型翻译教学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对译者也有较大的启迪。
茶歇后,第二场主旨发言由中国石油大学徐文斌副教授主持。首先,杨怀恩教授作了题为《文化与翻译》的主题报告。杨教授从小处着手,举例讲解了晋北粗俗语的翻译,并对其中的翻译难点进行了解释。杨教授以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制约翻译与翻译教学的种种因素,以及非211学校存在的办学难点,对于英语翻译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接着,卢卫中教授做了最后的总结汇报,指出论坛对于促进中国外语教学与翻译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共由外语教学和翻译界五位专家发言,参会代表来自全国英语翻译教学领域。专家学者风趣幽默,所举事例生动鲜活,不时引起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共鸣,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其学术视野开阔、选题角度新颖,对于外语教学和翻译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论坛受益匪浅,希望举办单位多次组织这样的高层论坛,使高校翻译专业老师得到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翻译学院
2014-5-20
【作者:翻译学院 编辑:翻译学院】